查看原文
其他

诗路天台┃《天台十景 双涧回澜》 清 • 齐召南

天台县文化馆 天台山文化 2022-05-11



寺绕高山黛色连,琴鸣左右乱流泉。

同趋石濑争朝海,倒映云松幻写天。

拍掌赋诗僧自笑,寻源镌偈我何缘?

只看水上文章好,极目沦漪注野田。

释义

黛色:青黑色。

石濑:水激石间而成的急流。

镌偈:刻苦上佛经中的颂词和诗句。丰干等常在国清树石间题诗刻偈; 

寻源:国清寺后原有曹源井,寓居天台的南宋太尉曹勋开渠至城。

文章:此处应指水波,即下句中的沦漪。

拍摄:范旭初、肖连飞



齐召南(1703—1768年)

字次风,号琼台,晚号息园,天台县城龙门坦人。

自幼颖敏,博学强记,尤精舆地之学,著名的史地学家。

善书,诗以“八臂哪咤”喻之,与杭世骏并列。

清雍正七年(1729)举为副榜。十一年,以博学鸿词荐。应征北上时,宿某邑宰署中,见架上有异书8册,请求借阅。次日登程,主人命持书去。召南称:“昨晚已阅迄矣!”主人不信,抽一、二册询问。顺口而出,丝毫不错。主人大为惊异。

乾隆元年(1736),为翰林院庶吉士,授检讨。次年参修《大清一统志》。

四年充武英殿校勘经史官。又充《明鉴纲目》纂修官。

六年,撰《外藩书》成,凡边塞以外道里远近,山川险夷,地名沿革,原委悉备。乾隆帝挟书谒先祖陵园,渡热河,上长白山,凡舆马经历处,查核此书,无不准确,赞道:“齐召南之博学,一至是乎!”

八年,廷试翰詹各官,召南被录为一等一名,擢中允,署日讲起居注官,迁侍读。

十二年,晋侍读学士,充《续文献通考》副总裁。

十三年,复试翰詹各官,召南列首,升内阁学士,命上 书房行走,迁礼部右侍郎,并任皇子宏瞻师傅。乾隆于宁古塔得古镜,左右皆不明款识,召询召南清其原委,称赞说:“是不愧博学鸿词矣!”

十四年,不幸堕马,头触大石,几乎破裂,生命垂危。乾隆遣医诊治,并亲临看望。十月间,以脑病未痊,坚请辞归,临行,赐以纱、葛等物。归家后,从事讲学、著述,一度掌教杭州敷文书院。

三十二年,其族兄齐周华因文字祸被凌迟处死,遭受牵连,被逮至京,革职回家,还其家产十之三四。不久病卒,墓在天台县街头镇花坑。

一生著述甚丰。历经30年著成《水道提纲》,为“域中万川、纲目毕列”的河流巨著。此外尚有《历代帝王年表》、《后汉公卿表》、《宝纶堂集》等。

时人誉其“于学无不博, 自天文律历,以至山川疆域,险阻要隘,了若指掌”。


双涧回澜

国清寺山门外面的“双涧回澜”,是天台八大景之一,所谓双涧,是指发源于天台北山的北涧和发源于灵芝峰黄泥山岗的西涧。

每逢夏秋大雨,桥下溪水满盈。北涧水色自北山而下,曲折奔流几十里,始至国清;西涧从灵芝峰上直湍而下,流程仅二、三里,两涧之水在丰干桥畔汇合,一清一黄,交相激荡,蔚为壮观,向东流去,入赭溪,加上拱桥、古木、黄墙、青峦陪衫,就形成“双涧回澜”一大景色。

当年一行僧来时,见此奇观,留下了“一行到此水西流”的佳话。


诗路天台┃《天台十景 赤城栖霞》 清 • 齐召南

诗路天台┃《天台山十景 石梁瀑布》 清 • 齐召南

诗路天台┃《天台十景 华顶观日》 清 • 齐召南

诗路天台┃《新山别馆十景 其三 双涧观澜》 元 • 曹文晦

诗路天台┃《新山别馆十景 其七 南山秋色》 元 • 曹文晦

诗路天台┃《新山别馆十景 其六 清溪落雁》 元 • 曹文晦

诗路天台┃《新山别馆十景 其一 桃源春晓》 元 • 曹文晦

诗路天台┃《新山别馆十景 其五 螺溪钓艇》 元 • 曹文晦

诗路天台┃《新山别馆十景 其八 琼台夜月》 元 • 曹文晦

诗路天台┃《新山别馆十景 其九 石梁雪瀑》 元 • 曹文晦

诗路天台┃《新山别馆十景 其十 寒岩夕照》 元 • 曹文晦

诗路天台┃《新山别馆十景 其二 赤城栖霞》 元 • 曹文晦

诗路天台┃《新山别馆十景 其四 华顶归云》 元 • 曹文晦

诗路天台┃《杜鹃花》 清 • 张联元

诗路天台┃《一行禅师塔》 清 • 袁枚

诗路天台┃《天台瀑布》 唐 • 曹松

诗路天台┃《水龙吟·古来云海茫茫》 宋 • 苏轼

诗路天台┃《寻天台山》 唐 • 孟浩然

诗路天台┃《秋晚历游台山》 清 • 释大经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